2011年11月6日 星期日

Git Server 架設,使用APACHE(windows 7)


*重要1:Git 在Windows對於UTF-8 支援不好,使用時請三思,確定檔名和記錄只會使用英文撰寫(此問題已在最新版本修正)
          2:Git 初部練習並不需要架APACH, 如果入門者,請先學好Git 再架網頁型資料庫
          3:請先對GIT 的資料庫有初步認識,以及正則表達式的初部認識,在操做下面配置才能了解原理
1.apache 安裝
2.下載svn 到此下載http://code.google.com/p/msysgit/downloads/list?can=3,我使用Git-1.7.7.1-preview20111027.exe
3.安裝 git
  照以下圖示安裝





注意此處指檔案內部換行符要什麼模式,我是選第1項



4.開啟apache 安裝資料夾,我的是C:\Program Files (x86)\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Apache2.2
  如果是XP 或32位元win7系統則會是C:\Program Files\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Apache2.2
5.找conf 資料夾中的httpd.conf 檔,並用記事本軟體開啟編輯。
6.找到 標籤,確認其設定如下:

  Options FollowSymLinks
  AllowOverride None
  Order deny,allow
  Allow from all

7.接著在最下面加入以下內容
#Set this to the root folder containing your Git repositories.
SetEnv GIT_PROJECT_ROOT E:/DataBase/GIT

# Set this to export all projects by default (by default, 
# git will only publish those repositories that contain a 
# file named “git-daemon-export-ok”
SetEnv GIT_HTTP_EXPORT_ALL

# Route specific URLS matching this regular expression to the git http server. 
ScriptAliasMatch \
  "(?x)^/git/(.*/(HEAD | \
    info/refs | \
    objects/(info/[^/]+ | \
      [0-9a-f]{2}/[0-9a-f]{38} | \
      pack/pack-[0-9a-f]{40}\.(pack|idx)) | \
    git-(upload|receive)-pack))$" \
    "C:/Program Files (x86)/Git/libexec/git-core/git-http-backend.exe/$1"

 
 AuthType Basic 
 AuthName "GIT Repository" 
 AuthUserFile "E:/DataBase/Access/Account.conf"
 Require valid-user

PS.1.(?x)^/git/ 指apache http://你的網址路徑/git/
   2.SetEnv GIT_PROJECT_ROOT E:/DataBase/GIT 此行指專案路徑
   3."C:/Program Files (x86)/Git/libexec/git-core/git-http-backend.exe/$1" 指能讓HTTP取出資料庫的程式
 
參考
    1.http://huan-lin.blogspot.com/2011/05/install-git-server-and-apache-on.html
    2.http://www-cs-students.stanford.edu/~blynn/gitmagic/intl/zh_tw/
    如果想支援 git-svn 中文
    2.http://oznyang.iteye.com/blog/993195
    3.http://3ad73f86.dotcloud.com/?p=175

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SVN Server 架設,使用APACHE(windows 7)

1.apache 安裝
2.下載svn 到此下載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win32svn/,我使用Setup-Subversion-1.6.17.msi
3.安裝 svn
4.開啟apache 安裝資料夾,我的是C:\Program Files (x86)\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Apache2.2
  如果是XP 或32位元win7系統則會是C:\Program Files\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Apache2.2
5.找conf 資料夾中的httpd.conf 檔,並用記事本軟體開啟編輯。
6.找到這兩行
#LoadModule dav_module modules/mod_dav.so
#LoadModule dav_fs_module modules/mod_dav_fs.so
改成
LoadModule dav_module modules/mod_dav.so
LoadModule dav_fs_module modules/mod_dav_fs.so
7.在它們下面加入這兩行
LoadModule dav_svn_module modules/mod_dav_svn.so
LoadModule authz_svn_module modules/mod_authz_svn.so
8.在檔尾加入

	DAV svn
	SVNListParentPath on
	SVNParentPath E:/DataBase/SVN/
	AuthType Basic
	AuthName "Subversion repositories"
	AuthUserFile E:/DataBase/Access/Account.conf
	AuthzSVNAccessFile E:/DataBase/Access/Permissions.conf
	SVNIndexXSLT "/repos-web/view/repos.xsl" #這個是較美觀的資料庫網頁
	Require valid-user

9.在C:\Program Files (x86)\Subversion\bin 資料夾中複製 mod_dav_svn.so 和 mod_authz_svn.so這兩個檔 到C:\Program Files (x86)\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Apache2.2\modules (PS:路徑自行參考調整)
10.在命令題示字元中,切換路徑到 C:\Program Files (x86)\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Apache2.2\bin 輸入 htpasswd -c E:/DataBase/Access/Account.conf 「帳號」
11.要求輸入密碼後,便建立帳號,以後建帳號用htpasswd E:/DataBase/Access/Account.conf 「帳號」
12.建立 E:/DataBase/Access/Permissions.conf 檔案,內容參考如下
[groups]
admin = dk
#readonly = user

[/]
* = r
@admin = rw

[test:/]
13. 下載美觀資料庫網頁 http://reposstyle.com/
14.安裝美觀資料庫網頁,解壓縮檔案到 C:\Program Files (x86)\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Apache2.2\htdocs
15.上面 加入SVNIndexXSLT "/repos-web/view/repos.xsl"
16.建立資料庫在 E:/DataBase/SVN/下的 test資料夾
17.重新執行apache
18.在瀏覽器輸入http://localhost/svn/test/
19.輸入建立Account.conf檔時的密碼
20.出現下圖












21.OK

apache 安裝

1.下載apache 到此下載http://httpd.apache.org/download.cgi#apache22,而我使用httpd-2.2.21-win32-x86-openssl-0.9.8r.msi 這個版本
2.照以下圖示進行安裝

 
 
 
3.第ㄧ項和第二項都設localhost,第三項輸入常用的信箱,當伺服器掛掉時才會收到信。
 
 
 
 

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

emacs 跨平台配置(el配置檔備份篇)

自從上次的慘痛經驗(恨死Fedora),考慮找一個免錢的網路備份端當重要的系統備份,此時找到了Dropbox,它跨很多平台,且有「版本控制」記錄(雖然沒辦法設定回到那一版,但也夠了),而且是雲端備份系統。
Dropbox網址
希望大家有使用的加我Dropbox為好友,我會共享一些Emacs配置給大家。
我的帳號是:d.k.studio.cms@gmail.com

emacs 跨平台配置2(el-get跨平台安裝)

接續上次的龜毛需求,這回的問題也一樣頭大,
1.怎樣做到emacs啟動後,自動偵測是否安裝了el-get 以及其他想要下載及管理的第三方軟體?
2.我的電腦有兩個系統,怎樣做到切換系統卻不需再安裝第三方軟體(這才是我考慮el-get的原因)?
PS:我的兩個系統,一個是windows 一個是 linux。

考慮的做法是兩個系統都呼叫同一個el檔,而這個el檔中有我修改過的el-get-install.el
這樣一來當emacs啟動後會自動判定系統以及網路,並且自動下載及更新。
至於我更改了哪些部分,就下載兩個附件自行用比對軟體比較吧。
PS:啥!不會用「比對軟體」,我有一句中肯的話給你,放棄emacs吧!因為它絕對比「比對軟體」還難千倍。
我的檔案
原始檔案

2011年7月30日 星期六

Fedora放棄

Fedora 因為每次重灌nvidia顯卡驅動就自動失敗給我看,加上重灌Fedora的不人性化(導致我Ext3磁碟槽都全部被格式化~_~!!!!!!),
所以決定轉移陣地,改到Ubuntu

emacs 跨平台配置(el-get安裝步驟)

我的Emacs跨平台配置需求:
1.整合的.emacs檔,但不考慮用同一個Home資料夾(所以使用load外部el檔法)
2.能一個安裝檔或一個.emacs檔或一個網址,自動安裝所有需要的相關配置(目前階段先只有elsip 外部組件,未來考慮可攜式)
3.因為需求2關係,需要(el-get)

因為以上需求(我龜毛)
所以測試了el-get
發現大部份Windows Emacs都無法連Https,
原因是emacs使用gnutls 都不正常(已測試過不是gnutls的錯)
所以解決方法
1.找到此版安裝emacs-20110725-bin-i386.zip
網址 http://alpha.gnu.org/gnu/emacs/windows/
2.安裝後還需要gnutls,我用的是gnutls-2.10.0.exe
網址:http://josefsson.org/gnutls4win/
3.以及Git,我用的是Git-1.7.6-preview20110708.exe
網址:http://code.google.com/p/msysgit/
4.以上兩個安裝好後,照el-get官網資料,開啟emacs
5.按C-x b切換成*scratch*
6.貼上以下內容

;; So the idea is that you copy/paste this code into your *scratch* buffer,
;; hit C-j, and you have a working el-get.
(url-retrieve
"https://github.com/dimitri/el-get/raw/master/el-get-install.el"
(lambda (s)
(end-of-buffer)
(eval-print-last-sexp)))

7.按C-j
8.如果安裝成功,會出現 Congrats, el-get is installed and ready to serve!
9.OK

PS:
1.可攜式軟體配置
windows 參考http://wiki.kmu.edu.tw/index.php/%E5%8F%AF%E6%94%9C%E5%BC%8F%E8%BB%9F%E9%AB%94
Linux 參考(雖然不大正確)
http://allenown.blogspot.com/2008/10/portable-ubuntu-for-windows.html
2.git和gnutls都有可攜版,可以考慮自行整合程可攜版
git可攜版:PortableGit-1.7.6-preview20110709.7z
網址:http://code.google.com/p/msysgit/downloads/detail?name=PortableGit-1.7.6-preview20110709.7z
gnutls可攜版:
網址:http://josefsson.org/gnutls4win/gnutls-2.9.12.zip

2011年4月3日 星期日

另一個同c-d 效果指令

此指令主要用於強烈刪除模式未開啟,卻仍想用同強烈刪除效果的前進刪除空白模式,開啟強烈刪除模適時仍有效。

參考來源:

"C-c C-d, C-c C-<DELETE>, or C-c <DELETE> (c-hungry-delete-forward)"
- Hungry WS Deletion - CC Mode Manual (在「Google 網頁註解」中檢視)

另一個同效果指令

此指令主要用於強烈模式未開啟仍想使用的指令,開啟強烈模式時仍有效。

參考來源:

"C-c C-<DEL>, or C-c <DEL> (c-hungry-delete-backwards)"
- Hungry WS Deletion - CC Mode Manual (在「Google 網頁註解」中檢視)

前進刪除空白

跟c-electric-backspace完全相反的方向做刪除空白或字元的動作。

參考來源:

"C-d (c-electric-delete-forward)"
- Hungry WS Deletion - CC Mode Manual (在「Google 網頁註解」中檢視)

強烈刪除(Hungry Deletion)

翻譯成強烈刪除是因為(飢餓刪除很怪)。

參考來源:

"Hungry Deletion"
- Hungry WS Deletion - CC Mode Manual (在「Google 網頁註解」中檢視)

(PC鍵盤上Backspace鍵)

這個命令預設只當DEL鍵按下時執行,當強烈刪除模式被啟動時,它倒退刪除任何總數的空白(包含Tab、witespace、以及換行字符),在前綴詞及字面時,它通常倒退刪除一個字元。

參考來源:

"<DEL> (c-electric-backspace)"
- Hungry WS Deletion - CC Mode Manual (在「Google 網頁註解」中檢視)

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重要,C語言常被遺忘的「跳脫字元」用法

新手或一般沒常寫C語言巨集的人,應該都以為「倒斜線」只能用於字串中輸入無法顯示的ASCII字元(如換行字元或TAB字元),或者是16進制字元,其實跳脫字元在用於「非字串區域」以外的地方仍然還有另一個功能,就是分段排版,如下:

轉貼自 寫程式為何要內縮
#define FOR(start, end, exp) \
{ \
  for (int n__ = start; n__ < end; ++n__) \
  { \
    (exp); \
  } \
}
因為#define 只能寫成一行,所以必須用跳脫字元排版,此例子常見於Linux內核(kernel)以及驅動程式中,但C++中討厭巨集所以幾乎很少用。

\跳脫字元

常見用於巨集的函數排版,以及字串的跳脫換行或非ASCII能顯示字符插入,此處應該是指跳脫換行的功能。

參考來源:

"and possibly a \ escaping the newline"
- Auto-newlines - CC Mode Manual (在「Google 網頁註解」中檢視)

自動換行觸發字符

自動換行觸發字符有,左右括號,冒號,分號以及逗號。

參考來源:

"when you type a left or right brace, a colon, a semicolon, or a comma."
- Auto-newlines - CC Mode Manual (在「Google 網頁註解」中檢視)

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分號及逗號字符

啟動時自動縮排,當自動換行模式啟用,將可能插入單行或多個新行,此外當類別或結構的右括號產生換行時可設定清除來清除括號和分號之間的換行字符。

參考來源:

";,"
- Electric Keys - CC Mode Manual (在「Google 網頁註解」中檢視)

冒號字符

啟動時縮排,當自動模式啟用,將可能自動插入單行或多個新行。

參考來源:

":"
- Electric Keys - CC Mode Manual (在「Google 網頁註解」中檢視)

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大括號字符

啟動時動縮排,當自動換行模式啟用,將可能自動插入單行或多個新行

參考來源:

"{}"
- Electric Keys - CC Mode Manual (在「Google 網頁註解」中檢視)

括號字符

觸發條件是,輸入左括號或右括號時,自動跟函式名稱對齊縮排。

參考來源:

"()"
- Electric Keys - CC Mode Manual (在「Google 網頁註解」中檢視)

模版宣告,串流運算子

啟動條件是模版宣告情況或串流運算子呼叫情況,將會自動漢城是對齊縮排。

參考來源:

"<>"
- Electric Keys - CC Mode Manual (在「Google 網頁註解」中檢視)

區塊註解運算子,行註解運算子

啟動的話當前面第一及第二個字元是是註解運算子,將會自動和程式對齊縮排。

參考來源:

"*/"
- Electric Keys - CC Mode Manual (在「Google 網頁註解」中檢視)

2011年3月26日 星期六

預處理器字符

當c-electric-pount-behavior 設成 alignleft 時,插入#且此行左邊無「非空白字元」時,自動將將此行左邊空白字元清除且貼齊於視窗左邊。

參考來源:

"#"
- Electric Keys - CC Mode Manual (在「Google 網頁註解」中檢視)

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

Fedora 下排程指令(轉貼)

轉貼自:第十六章、例行性工作排程 (crontab)
系統的設定檔: /etc/crontab

這個『 crontab -e 』是針對使用者的 cron 來設計的,如果是『系統的例行性任務』時, 該怎麼辦呢?是否還是需要以 crontab -e 來管理你的例行性工作排程呢?當然不需要,你只要編輯 /etc/crontab 這個檔案就可以啦!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喔!那就是 crontab -e 這個 crontab 其實是 /usr/bin/crontab 這個執行檔,但是 /etc/crontab 可是一個『純文字檔』喔!你可以 root 的身份編輯一下這個檔案哩!

基本上, cron 這個服務的最低偵測限制是『分鐘』,所以『 cron 會每分鐘去讀取一次 /etc/crontab 與 /var/spool/cron 裡面的資料內容 』,因此,只要你編輯完 /etc/crontab 這個檔案,並且將他儲存之後,那麼 cron 的設定就自動的會來執行了!
Tips:
在 Linux 底下的 crontab 會自動的幫我們每分鐘重新讀取一次 /etc/crontab 的例行工作事項,但是某些原因或者是其他的 Unix 系統中,由於 crontab 是讀到記憶體當中的,所以在你修改完 /etc/crontab 之後,可能並不會馬上執行, 這個時候請重新啟動 crond 這個服務吧!『/etc/init.d/crond restart』 鳥哥的圖示

廢話少說,我們就來看一下這個 /etc/crontab 的內容吧!

[root@www ~]# cat /etc/crontab
SHELL=/bin/bash <==使用哪種 shell 介面
PATH=/sbin:/bin:/usr/sbin:/usr/bin <==執行檔搜尋路徑
MAILTO=root <==若有額外STDOUT,以 email將資料送給誰
HOME=/ <==預設此 shell 的家目錄所在

# run-parts
01 * * * * root run-parts /etc/cron.hourly <==每小時
02 4 * * * root run-parts /etc/cron.daily <==每天
22 4 * * 0 root run-parts /etc/cron.weekly <==每週日
42 4 1 * * root run-parts /etc/cron.monthly <==每個月 1 號
分 時 日 月 週 執行者身份 指令串

看到這個檔案的內容你大概就瞭解了吧!呵呵,沒錯!這個檔案與將剛剛我們下達 crontab -e 的內容幾乎完全一模一樣!只是有幾個地方不太相同:

* MAILTO=root:

這個項目是說,當 /etc/crontab 這個檔案中的例行性工作的指令發生錯誤時,或者是該工作的執行結果有 STDOUT/STDERR 時,會將錯誤訊息或者是螢幕顯示的訊息傳給誰?預設當然是由系統直接寄發一封 mail 給 root 啦!不過, 由於 root 並無法在用戶端中以 POP3 之類的軟體收信,因此,鳥哥通常都將這個 e-mail 改成自己的帳號,好讓我隨時瞭解系統的狀況!例如: MAILTO=dmtsai@my.host.name

* PATH=....:

還記得我們在第十一章的 BASH 當中一直提到的執行檔路徑問題吧! 沒錯啦!這裡就是輸入執行檔的搜尋路徑!使用預設的路徑設定就已經很足夠了!

* 01 * * * * root run-parts /etc/cron.hourly:

這個 /etc/crontab 裡面預設定義出四項工作任務,分別是每小時、每天、每週及每個月分別進行一次的工作! 但是在五個欄位後面接的並不是指令,而是一個新的欄位,那就是『執行後面那串指令的身份』為何!這與使用者的 crontab -e 不相同。由於使用者自己的 crontab 並不需要指定身份,但 /etc/crontab 裡面當然要指定身份啦!以上表的內容來說,系統預設的例行性工作是以 root 的身份來進行的。

那麼後面那串指令是什麼呢?你可以使用『 which run-parts 』搜尋看看,其實那是一個 bash script 啦!如果你直接進入 /usr/bin/run-parts 去看看, 會發現這支指令會將後面接的『目錄』內的所有檔案捉出來執行!這也就是說『 如果你想讓系統每小時主動幫你執行某個指令,將該指令寫成 script,並將該檔案放置到 /etc/cron.hourly/ 目錄下即可』的意思!

現在你知道系統是如何進行他預設的一堆例行性工作排程了嗎?如果你下達『 ll /etc/cron.daily 』就可以看到一堆檔案, 那些檔案就是系統提供的 script ,而這堆 scripts 將會在每天的凌晨 4:02 開始運作!這也是為啥如果你是夜貓族, 就會發現奇怪的是,Linux 系統為何早上 4:02 開始會很忙碌的發出一些硬碟跑動的聲音!因為他必須要進行 makewhatis, updatedb, rpm rebuild 等等的任務嘛!

由於 CentOS 提供的 run-parts 這個 script 的輔助,因此 /etc/crontab 這個檔案裡面支援兩種下達指令的方式, 一種是直接下達指令,一種則是以目錄來規劃,例如:

* 指令型態
01 * * * * dmtsai mail -s "testing" kiki < /home/dmtsai/test.txt
以 dmtsai 這個使用者的身份,在每小時執行一次 mail 指令。

* 目錄規劃
*/5 * * * * root run-parts /root/runcron
建立一個 /root/runcron 的目錄,將要每隔五分鐘執行的『可執行檔』都寫到該目錄下, 就可以讓系統每五分鐘執行一次該目錄下的所有可執行檔。

好!你現在大概瞭解了這一個咚咚吧!OK!假設你現在要作一個目錄,讓系統可以每 2 分鐘去執行這個目錄下的所有可以執行的檔案,你可以寫下如下的這一行在 /etc/crontab 中:

*/2 * * * * root run-parts /etc/cron.min

當然囉, /etc/cron.min 這個目錄是需要存在的喔!那如果我需要執行的是一個『程式』而已, 不需要用到一個目錄呢?該如何是好?例如在偵測網路流量時,我們希望每五分鐘偵測分析一次, 可以這樣寫:

*/5 * * * * root /bin/mrtg /etc/mrtg/mrtg.cfg

如何!建立例行性命令很簡單吧!如果你是系統管理員而且你的工作又是系統維護方面的例行任務時, 直接修改 /etc/crontab 這個檔案即可喔!又便利,又方便管理呢!

Fedora 下sudo權限開啟(轉貼)

轉貼自:Fedora 8中打開sudo命令的兩種方式

為了方便系統的管理,Fedora 8系列內置了sudo的機制,他的概念是,授權特定的用戶可以執行一些root的命令。但是在Fedora 8安裝之後,默認是沒有打開這個功能的,要打開,可以按照下面兩種方式。

第一,切換到root的權限下,將/etc/sudoers的權限改成0744後編輯,或者用visudo命令編輯它,將83 行

%wheel ALL=(ALL) ALL

的注釋去掉(注意,後面沒有NOPASSWORD),然後,把你當前的用戶添加到wheel的用戶組(編輯/etc/group文件,在wheel後面加上你的用戶名,用「,」隔開),ok,這樣你就可以用sudo執行任何root的命令了,當然,你得知道root的密碼,不要密碼就在最後一個ALL後面加上一個NOPASSWORD(不推薦)。

第二種,可以自己可以在Fedora 8下新建一個用戶組,然後把這個用戶組添加到sudoers的文件中去,例如

%leekooqi All=(All) ALL

這樣,效果是一樣的。

如果你不想給他們所有的root命令的話,可以按下面的格式,給單個人添加到sudoers裏面。如:

leekooqi All=(root) NOPASSWORD /etc/init.d/tomcat5

這樣你就給leekooqi這個用戶添加了一個可以操作tomcat5命令的權限,而且不需要password。

ok,到這裏,還沒有完,最重要的是,你要激活/etc/pam.d/su文件中的下面一條命令:

auth required pam_wheel.so use_uid

當然,用第二種方式的話,還要在這裏按照上面的格式加上相對應組名的允許。

/etc/sudoers中命令的格式:

[user,%group] host run_as command

用戶或者是用戶組(前面要加%,用戶不要) 登錄地 身份 命令

2011年1月14日 星期五

Fedora 14 "顯示器不明"時的解析度強制設定法

1.在終端下執行->gtf 1440 900 60 -x
2.顯示如以下資訊
# 1440x900 @ 60.00 Hz (GTF) hsync: 55.92 kHz; pclk: 106.47 MHz
Modeline "1440x900_60.00" 106.47 1440 1520 1672 1904 900 901 904 932 -HSync +Vsync
3.在終端下執行->su
4.在終端下執行->vi /etc/X11/xorg.conf
5.如果沒有此部份請自行加入以下區塊

Section "Monitor"
Identifier "Configured Monitor"
Vendorname "Generic LCD Display"
Modelname "LCD Panel 1440x900"
Horizsync 31.5-64.0
Vertrefresh 56.0 - 65.0
modeline "640x480@60" 23.86 640 656 720 800 480 481 484 497 -hsync +vsync
modeline "800x600@60" 38.22 800 832 912 1024 600 601 604 622 -hsync +vsync
modeline "1024x768@60" 64.11 1024 1080 1184 1344 768 769 772 795 -hsync +vsync
modeline "1280x960@60" 102.10 1280 1360 1496 1712 960 961 964 994 -hsync +vsync
modeline "1280x1024@60" 108.88 1280 1360 1496 1712 1024 1025 1028 1060 -hsync +vsync
modeline "1440x900@60" 106.47 1440 1520 1672 1904 900 901 904 932 -hsync +vsync
Gamma 1.0
EndSection

6.如果沒有此部份請自行加入以下區塊

Section "Screen"
Identifier "Default Screen"
Monitor "Configured Monitor"
Device "Configured Video Device"
Defaultdepth 24
SubSection "Display"
Depth 24
Virtual 1440 900
Modes "1440x900@60" "1280x1024@60" "1280x960@60" "1024x768@60" "800x600@60" "640x480@60"
EndSubSection
EndSection

7.參考gtf資訊
Modeline "1440x900_60.00" 106.47 1440 1520 1672 1904 900 901 904 932 -HSync +Vsync
將modeline "1440x900@60" 那行相關數值調整成
modeline "1440x900@60" 106.47 1440 1520 1672 1904 900 901 904 932 -hsync +vsync

8.儲存後重新開機,看看設定是否套用
9.選系統->偏好設定->外觀->字型->詳細設定->解析度從75改成120
10.此外桌面玩具Rainlendar按右鍵->選項->進階->字型大小->數值改成110

Fedora 14 GeForce 9800 顯示卡驅動安裝

1.請先連結到此網站
http://rpmfusion.org/Configuration/
2.下載
RPM Fusion nonfree for Fedora 12, 13 and 14
3.安裝
4.開啟終端
5.執行->su -
6.執行->yum -y install xorg-x11-drv-nvidia
7.開始安裝
8.安裝完執行->vi /boot/grup/grup.conf
9.找到 quiet
10.在他之後加入-> nouveau.modeset=0 vga=0x31B
11.儲存
12.重新開機

PS:第10項的0x31B 是1280x1024 的開機畫面解析度,可以改成0x318(1024x768)

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2011年1月4日 星期二

GA-MA785GMT-US2H(alc889a音效卡耳機設定)

搞了好久,終於找到Fedora 13下前面版耳機孔自動偵測,驅動的組態設定。
我的主機板是GA-MA785GMT-US2H(alc889a音效卡)
附註:前面版耳機孔有無聲音是驅動管理的
1.開啟終端
2.鍵入 su
3.輸入密碼
4.鍵入vi /etc/modprobe.d/alsa-base.conf
5.加入 options snd-hda-intel model=lenovo-101e
6.按:wq儲存離開vi